捕蛇者说原文及翻译
一、捕蛇者说的原文及其魅力
《捕蛇者说》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著名散文,原文如下:
“永州之野,产异蛇,黑质而白章,触草木,尽死;以啮人,无御之者。然得而腊之以为饵,可以已大风、挛豌、瘘疾,去死肌,杀三虫。其始,太医以王命聚之,岁赋其二。其余,则熙熙而乐,然指从此者,皆可以致富焉。余闻而愈悲。夫天者,人之所归也;地者,人之所载也。天有日月星辰之明,地有山川草木之生,此皆自然之理也。而蛇者,天地之微物,其性贪而恶,故能害人。然蛇之毒,亦有限也。人之所以畏之,以其无御之者。今吾闻捕蛇者,能以毒攻毒,以毒**,此乃天地之奇术也。”
原文翻译:
在永州的野外,有一种奇特的蛇,黑色的身体上有白色的花纹,它接触到草木,草木就会全部死去;如果咬到人,没有人能够抵御它的毒液。如果捉到它并风干后作为食物,可以治愈大风、**、瘘病,去除死肉,杀死寄生虫。起初,太医按照皇帝的命令收集它们,每年征收两次。其他的蛇,人们都过得快乐,然而那些从事捕蛇的人,都可以因此致富。我听说了这件事,感到更加悲哀。天,是人们所归依的;地,是人们所承载的。天有日月星辰的明亮,地有山川草木的生长,这些都是自然的道理。而蛇,是天地间微小的生物,它的本性贪婪而邪恶,因此能够伤害人。然而蛇的毒性也是有限的。人们之所以害怕它,是因为没有人能够抵御它的毒液。我听说有捕蛇的人,能够用毒来对抗毒,用毒来**毒,这真是天地间的奇特技艺啊。
二、捕蛇者说的艺术价值
《捕蛇者说》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,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。以下是对其艺术价值的分析:
1.语言精炼,意境深远:柳宗元用简洁的语言,描绘了捕蛇者的生活场景,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,意境深远。
2.情感真挚,富有**力: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捕蛇者生活的同情,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敬畏,情感真挚,富有**力。
3.结构严谨,层次分明:文章以捕蛇者为切入点,层层递进,揭示了人与自然、人与社会的关系,结构严谨,层次分明。
4.意象丰富,寓意深刻:文章中的“蛇”象征着贪婪与邪恶,寓意深刻,引人深思。
三、捕蛇者说的现实意义
《捕蛇者说》不仅具有艺术价值,还具有现实意义。以下是对其现实意义的分析:
1.呼吁**弱势群体:文章揭示了捕蛇者这一弱势群体的生活困境,呼吁社会**他们的生存状况。
2.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:文章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,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,保护生态环境。
3.倡导科学精神:文章中的捕蛇者用毒攻毒的方法,体现了科学精神,启示人们要勇于探索,不断创新。
《捕蛇者说》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现实意义,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。通过对原文的解读和分析,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其艺术价值,还能从中汲取现实生活的启示。